萤石矿贫矿和富矿该如何选?

萤石矿贫矿和富矿该如何选?

2025-11-27 来源:鑫海矿装 (13次浏览)

添加微信:15311826613
153-1182-6613 点击添加微信
已复制微信号,添加好友,获取厂家报价!

随着新能源、半导体、氟化工等高端产业的快速扩张,萤石作为不能缺少的战略性矿产资源,市场需求持续攀升。然而,长期开采导致富矿储量锐减,贫矿已成为当前萤石开发的主力资源。那么如何根据矿石品位科学选择萤石选矿工艺呢?本讲将从萤石贫富矿的界定与萤石矿选矿方法两方面为大家解析!

一、什么是萤石矿的“贫”与“富”?

萤石矿的贫富划分主要以氟化钙(CaF₂)含量为标准,同时结合矿物嵌布状态综合判定:

富矿:通常指氟化钙含量≥65%的矿石,这类矿石中萤石晶体粒度较大(多>0.5mm),与石英、方解石等脉石矿物界限清晰,单体解离难度低,部分矿石甚至可通过简单物理分选获得合格精矿;

贫矿:指氟化钙含量<65%的矿石,多数贫矿氟化钙含量集中在20%-50%,且萤石多以细粒嵌布(<0.1mm占比超60%)形式存在,与脉石矿物紧密连生,单体解离需精细磨矿,仅靠物理方法难以实现高效分离。

二、贫富萤石如何选矿?

1、富萤石矿选矿方法

针对富萤石选矿要点在于以低成本实现高回收率,基于矿物界限分明、解离难度低的特征,手选、重选等物理方法是主要方法,其流程简单且经济效益突出。

手选:是一种传统且经济的富萤石选矿方式,适于氟化钙含量≥80%、萤石晶体呈块状(粒度>5mm)的富矿,通过人工或简易筛分筛选去除明显的脉石矿物,或在采矿现场直接拣选高品位块矿,流程无需复杂设备,仅需简单筛分工具,便可直接获得CaF₂≥95% 的精矿。该方法虽效率较低,但对于氟化钙含量高的优质富矿,可快速获得高品位精矿,适合小型矿山或富矿边角料回收。

重选:利用萤石(密度 3.18g/cm³)与脉石矿物(石英2.65g/cm³、方解石2.71g/cm³)的密度差异实现分离,适配氟化钙含量 65%-80%、粒度 2-10mm 的富矿规模化处理。流程为常以破碎-筛分-重选为主,富矿经破碎至2-10mm后,进入跳汰机(或螺旋溜槽)进行分选,萤石因密度大沉降至设备底部成为精矿,脉石则随水流排出。重选跳汰机适于粗粒选别,萤石回收率可达85%-90%;螺旋溜槽适于大规模预处理,回收率80%-85%。

富萤石矿选矿方法

2、贫萤石矿选矿方法

贫矿因萤石嵌布细、与脉石连生紧密,物理分选效果差,浮选是一种经济可行的分选方法。其逻辑是通过磨矿实现矿物单体解离,再借助药剂体系调控矿物可浮性,通过多段浮选流程提升精矿品位与回收率。

 破碎与磨矿:用于实现萤石与脉石矿物的单体解离,避免连生体导致的分选效率下降。原矿经三段或两段破碎使其粒度碎至-5mm,给入球磨机与水力旋流器组成的闭路磨矿系统,磨矿细度需控制在- 0.074mm占80%-90%。若磨矿过粗会导致单体解离不充分,精矿品位难以提升;过细则会产生大量矿泥,消耗浮选药剂并降低分选效率,因此需通过工艺矿物学分析确定适宜的磨矿参数。

贫萤石矿选矿方法

药剂制度:通过药剂的给入来改变矿物表面性质,实现萤石与脉石的分离。药剂选择与配比需严格适配矿石特性。调整剂常用碳酸钠,将矿浆pH值调节至8-10,为捕收剂与抑制剂发挥作用创造适宜环境;抑制剂多选用水玻璃,通过吸附在石英、方解石等脉石表面,抑制其可浮性,避免脉石混入精矿;捕收剂则以脂肪酸类为主,选择性吸附在萤石表面,增强其疏水性,使其易于附着在气泡表面上浮。药剂添加需遵循“顺序定量”原则。

浮选流程:常用粗选-扫选-精选的多段流程,层层递进提升分选效果。粗选阶段将磨矿后的矿浆送入浮选机,通过充气产生气泡,萤石颗粒附着气泡上浮成为粗精矿,脉石则留在矿浆中形成尾矿;扫选阶段针对粗选尾矿补加少量捕收剂,回收未被充分吸附的萤石,降低金属损失,扫选精矿返回粗选重新处理;精选阶段则对粗精矿进行3-5次反复浮选,逐步去除残留的脉石矿物,最终获得氟化钙含量≥97%的合格精矿。

贫萤石矿浮选流程

以上便是贫富萤石矿的选矿方法介绍。富矿选矿追求“简单高效”,贫矿选矿需依靠“科技驱动”。那么如何科学选择工艺方案,须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,弄清化学成分、矿物组成、嵌布特征等,结合资金、技术、环保、市场等因素,选择适宜的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