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21 来源:鑫海矿装 (6次浏览)
随着新能源、半导体、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增长,萤石作为制取氢氟酸、锂电池电解质、芯片蚀刻材料的主要原料,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,市场需求持续攀升,价格稳步走强。萤石资源的高效、绿色开发已成为行业共识,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选择与矿体条件匹配的开采方法,下面问围绕萤石矿开采方式展开介绍。
萤石矿的主要成分为氟化钙,矿物性脆,颜色因杂质不同呈现绿、紫、黄、白等多种形态,常见产出方式为脉状、层状或透镜状,常与石英、方解石、重晶石等脉石矿物共生。此外,萤石矿的围岩稳固性差异明显,部分矿床围岩为坚硬花岗岩,稳定性强;部分则为松软页岩,易坍塌。
萤石矿开采需先明确萤石矿的本质特征,萤石矿多数矿体厚度不稳定,走向与倾角变化大;与伴生脉石的选矿分离难度较大,开采过程中若混入过多废石。这些矿石条件都是影响开采的主要原因,另外,萤石开采易产生粉尘污染,且部分矿床位于地下水富集区,需重点防控地下水破坏与粉尘扩散,符合绿色矿山建设标准。
萤石矿的开采方法主要分为露天开采法与地下开采法两大类,具体选择需综合矿体埋藏深度、倾角、厚度、围岩稳固性及地表环境要求,权衡安全、效率、成本与环保四大因素。
露天开采是萤石矿浅部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,适用于地形平缓、矿体埋藏浅、覆盖层薄的矿床,尤其适合规模较大的层状或透镜状萤石矿。通常采用台阶式开采方式,通过有序剥离与采矿,避免边坡坍塌风险。其流程如下:
表土剥离:先移除矿体上方的土壤、风化岩等覆盖层,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作业,剥离厚度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确定,剥离后的地表需预留复垦空间。
钻孔爆破:使用潜孔钻或牙轮钻在台阶面上钻孔,采用控制爆破技术,严格控制炸药用量与爆破强度,避免萤石矿石过度破碎。
采装与运输:爆破后的矿石经挖掘机、装载机装入重型自卸车,直接运输至破碎站进行粗碎处理,或转运至选矿厂原料堆场;废石则单独运输至排土场堆放,后期用于地表复垦。
露天开采的处理量可以很大,达千吨级,资源回收率高达90%以上,且作业安全性好,无需复杂的地下开拓工程,基建投资低,运营成本较低。
当萤石矿埋藏较深或地表为农田、林地、居民区等不允许破坏的区域时,地下开采成为更合适的选择。根据矿体形态与围岩稳固性,地下开采法可分为四种方法:
浅孔留矿法:适于急倾斜薄至中厚矿体。当矿岩的普氏硬度系数f>6(矿体稳固度)、急倾斜角>45°的薄至中厚矿体矿时,可采用自下而上分层回采模式,将矿房划分为若干分层(层高 2-3 米),每层用浅孔凿岩爆破(炮孔深度 1.5-2 米);每次爆破后仅放出约三分之一的矿石,其余矿石暂留矿房内,作为后续作业的工作平台与矿房支撑体;待整个矿房回采完毕后,再一次性放出所有暂留矿石。该采矿法工艺简单,无需复杂设备,基建投资少,适合资金有限的中小型矿企。
全面法:适于平缓矿体的规模化开采。当矿岩的f=4-6、产状倾角<30°较平缓的薄至厚矿体时。 可通过沿矿体走向全面推进回采,回采过程中根据围岩稳固性,预留不规则矿柱或设置人工支柱(如木支柱、钢支柱)支撑采空区,采空区不做专门处理,仅适用于薄矿体(厚度<3 米)。
房柱法:同样适于平缓矿体的规模化开采。其方法主要是将矿体规则划分为矿房与矿柱,矿房为回采区域,矿柱为支撑结构,采用机械化设备(如凿岩台车、铲运机)进行回采,矿柱永久性保留,用于支撑顶板。该方法生产能力强,采矿成本低,适合大规模开采,但其资源回收率相对较低。
分段空场法:适于厚大稳固矿体的高效开采。当矿岩f>7的厚大矿体,可将矿体在高度上划分为若干分段(分段高度 10-20 米),在每个分段布置凿岩巷道与出矿巷道;采用中深孔凿岩爆破(炮孔深度 5-10 米),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逐分段回采;爆破后的矿石通过溜井或铲运机运输至地下破碎站,采空区依靠稳固的矿岩自身支撑,无需额外充填或支护。该方法安全性好,作业条件好,资源回收率较高。
充填法:适于地表需要保护或矿体形态极其复杂的矿床。可采用随采随充的模式,回采工作面推进后,立即用充填材料(如废石、尾砂、胶结材料)充填采空区。其流程通常为凿岩爆破→出矿→充填→下一循环;充填材料可选用采矿废石或选矿尾砂,胶结充填则需添加水泥等胶凝材料,提高充填体强度。该方法资源回收率最高,能有效控制地压与地表沉降,环保优势突出,可开采形态复杂的矿体。
以上便是萤石矿的开采方法介绍,在实际采矿过程中,没有万能方案,只有适配方案,因此建议对矿体进行研究,设计适合自身的开采方法。只有让开采方法与矿体特性匹配,才能在保障安全环保的基础上,实现萤石资源的价值,为下游战略新兴产业提供稳定的原料支撑。
上一篇: 矿聚非洲 共筑新篇-鑫海矿装亮相2025尼日利亚矿业周
下一篇: 没有新闻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