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磷矿选矿】磷矿石反浮选工艺及流程解析!

【磷矿选矿】磷矿石反浮选工艺及流程解析!

2025-09-23 来源:鑫海矿装 (4次浏览)

添加微信:15311826613
153-1182-6613 点击添加微信
已复制微信号,添加好友,获取厂家报价!

磷矿的主要成分是氟磷灰石,是制造磷肥、磷酸、洗涤剂、饲料添加剂及精细磷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。但随着我国磷矿开发进入 “贫细杂化” 阶段,尤其镁杂质过高会导致磷肥生产设备结垢、能耗飙升。在此背景下,反浮选因其对镁杂质的有效脱除,成为了其常用方法。本文将围绕磷矿反浮选工艺进行介绍。

一、磷矿反浮选工艺

磷矿反浮选工艺

反浮选选磷主要适于处理富含白云石的磷矿,去除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。其核心逻辑是“逆向分选”,通过药剂调控,抑制磷矿物,浮选出脉石矿物,从而实现磷矿提质降杂。相较于传统选矿工艺,反浮选在处理高镁磷矿时,具备四大优势:

1、常温作业能耗低

反浮选与部分其他浮选方法相比,在磷矿浮选中,可在常温环境下稳定进行,通常,脂肪酸类捕收剂在常温下即可与白云石表面的 Ca²⁺、Mg²⁺高效结合,无需额外配备加热设备,即使在冬季低温地区,仅需添加少量乳化剂,来改善药剂分散性,无需大规模加温,兼顾经济性与实用性。

2、反浮选粗粒便于后续处理

磷矿反浮选获得的槽内产品粒度相对较粗,-200目占比约60%-70%。这种粗粒度在后续浓缩、过滤环节效率更高,且避免了因细泥导致过滤困难、滤饼结块等问题;另外,精矿运输与储存更便捷,不易堵塞管道,减少二次处理成本,尤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场景。

磷矿反浮选方法

3、浮少抑多分选效率更高

磷矿反浮选遵循“浮少抑多”的优化原则,在多数高镁磷矿中,白云石等碳酸盐脉石矿物占比通常为15%-30%,远低于磷矿物占比。因此,工艺通过浮选出少量脉石矿物,而非大量磷矿物,可减少泡沫量、降低药剂消耗,同时减少磷矿物在泡沫中的夹带损失,使磷回收率稳定在85%-90%。

二、磷矿反浮选工艺流程

磷矿反浮选工艺流程围绕预处理-分选-精矿处理三大环节展开,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目标与技术参数,形成标准化工业路线,确保分选效果稳定可控。

1、磷矿预处理

破碎:原矿经颚式破碎机粗碎至-50mm、圆锥破碎机中碎至-15mm,以降低磨矿负荷,避免粗粒矿石损坏磨矿设备;

磨矿:碎后矿石进入格子型球磨机并与水力旋流器组成的闭路系统,将磨矿细度控制在-200 目占60%-80%,确保矿物充分解离;

分级:水力旋流器将磨矿矿浆按粒度分级,粗粒返回球磨机再磨,细粒进入后续流程;

预先脱泥:若矿浆中-325目细泥占比>15%,需通过脱泥斗或旋流器脱泥,脱除的细泥作为尾矿排放,减少药剂消耗与泡沫干扰。

磷矿预处理流程

2、磷矿分选流程

磷矿分选阶段包括调浆和浮选两部分。

调浆:是反浮选的“药剂适配阶段”,通过添加调整剂调控矿浆pH值,为后续浮选创造反应条件。分级后的矿浆进入调浆槽,加入硫酸、磷酸、脂肪酸类捕收剂,搅拌10-15分钟,确保药剂与矿物充分反应;

粗选:是选别的主要环节,通过添加捕收剂,实现白云石与氟磷灰石的选择性分离。将调浆后矿浆给入浮选机中,通过充气搅拌,使70%-80%的白云石上浮为泡沫产品,氟磷灰石留在槽内;

扫选:为避免磷矿物损失,将粗选粗精矿给入扫选浮选机,补加粗选用量30%-50%的捕收剂,进一步脱除残余白云石,扫选泡沫返回粗选再选,槽内产品为磷粗精矿。

磷矿反浮选流程

3、磷矿精矿处理流程

浮选后的磷粗精矿需经过浓缩、过滤处理,形成合格的磷精矿产品,同时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。

浓缩处理:将磷粗精矿送入浓缩机,通过添加少量絮凝剂,加速矿浆沉降,将浓度提升至 50%-60%,减少后续过滤环节的处理负荷。

过滤处理:采用陶瓷过滤机对浓缩后的矿浆进行过滤,利用陶瓷滤芯的微孔结构,实现固液分离,获得含水率<15%的磷精矿粉。

资源循环:过滤产生的滤液与浓缩环节的上清液,经沉淀池净化后返回磨矿或调浆环节循环使用,水循环率可达80%-90%,既减少新鲜水消耗,又降低废水排放压力。

以上便是磷矿反浮选工艺方法及其流程的介绍,在实际选矿厂中,磷矿选矿工艺如何选择,需根据磷矿石性而定,若想高效回收磷,建议先进行选矿试验分析,根据试验结果设计适合的磷矿选矿工艺方案。鑫海矿装在磷矿选矿方面有这丰富的经验,可为其提供一站式矿业全产业链服务(EPC+M+O),从一纸图纸到稳定投产,设计、设备、施工、调试一体衔接,环环相扣,步步可控,更好更快达标达产。

推荐:
贵州1000t/d磷矿选矿项目
乌干达720t/d磷矿选矿项目